抗日石雕·意志薪火
组成
台山抗日石刻群、将军泉、大竹园村、柳河村“三棵树。
简介
1.台山抗日石刻群:云台山抗日石刻群就藏于云台山一带,它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守军在长达289天连云港保卫战中的不屈斗志和爱国情怀,见证了当年中国军民抗击日寇、英勇战斗的历史,彰显了不让日寇“越雷池半步”的英勇气概和坚不可摧的民族气节。
云台山抗日石刻群有“保我山河”“保卫疆土、复兴中华”“殷忧启圣、多难兴邦”等石刻,并有题记。云台山抗日石刻群于2002年被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,是连云港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。
2.将军泉:位于海上云台山云顶,因著名抗日将领万毅将军而闻名。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,万毅将军在连云港保卫战中率军英勇杀敌,威名大振,“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(毅)”的谚语也在连云港一带百姓口中流传开来。将军泉就是当时挖的一口饮水源,由万毅将军亲自带领将士开凿。崖壁上诗刻“大桅凌霄连岛横,朝阳出海水云彤。万人登垒御强虏,六月鏖兵屠孽龙。仇寇战机飞火雨,军民血肉筑长城。一挥五十春秋去,天外黑风可结绳”。这首诗是1987年80岁高龄的万毅将军为纪念连云港保卫战所作,他在诗中回忆了当年与日寇血战时胶着与惨烈的场景,生动地展现了共产党人前赴后继、视死如归、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共产主义精神。
3.大竹园村:位于连云区海上云台山景区之中,面积3.5平方公里,海拔581米,是江苏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。因与外界阻隔,大竹园村的民居建筑多由山中石材和木材等地域材料建成,“石墙红瓦”的外观构成了大竹园村山、水、林、房融合共生的景观风貌,成为云台山区域传统建筑风貌的典型代表。大竹园村是典型的林业村,山林面积5000亩,盛产云雾茶,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。此外,大竹园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通过打造茶文化基地、改建村内空巢民宅为特色民宿等,以茶会友,推动茶旅融合,助力富民兴村。近年来,大竹园村先后获得“国家森林乡村”“中国传统村落”“江苏省传统村落”“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”“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”“江苏省健康村”“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”等荣誉称号。
4.柳河村“三棵树”:分别是“枯木逢春”的老槐树、“担当巨石”的乌桕树和“破土斩岩”的格木树,村民根据它们的特点,分别取名为“树坚强”“树担当”“树力量”。“三棵树”凭借“出圈”的外观造型和丰富的精神内涵,成为柳河村的标志性点位,吸引了众多人群打卡参观。多年来,“三棵树”展现出的生生不息、果敢担当、坚毅顽强的精神品质,是一笔宝贵的财富,深深地融入柳河人的精神血脉。在“三棵树”精神影响下,柳河村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共同探寻新发展路径,通过优化产业结构、改善生态环境、弘扬文明风尚,实现天蓝地绿、水净花香、党群齐心、共谋发展的图景。
来源:银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