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省委组织部 省委老干部局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《关于开展全省优秀离退休干部评比表彰工作的通知》(苏委老干〔2025〕16号)文件要求,经过组织推荐、资格审查、集体研究、深入考察等程序,拟推荐以下5名同志为全省优秀离退休干部人选。现予以公示(按姓氏笔画排序):
一、公示对象基本情况及主要先进事迹
(一)刘道发同志
性 别:男
民 族:汉族
出生年月:1949.04
文化程度:大学本科
参加工作时间:1966.07
入党时间:1983.01
批准离(退)休时间:2009.04
原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级:连云港市连云区宿城中学校长、党支部书记
主要先进事迹:
刘道发退休16年来扎根宿城,助力乡村文化振兴。他以宿城改革成果为素材创作《写在红叶上的诗行》等20余部乡土文艺作品,获市、区10余项奖;精心培育本土文化队伍,由20余名村民组成桃源艺术团演出100余场,观看群众4000余人次,“宿城人演宿城戏”成为当地群众的文化自觉;在媒体上发表《魅力无穷话宿城》等20余篇文章,全方位推介宿城自然风光与发展成就,被称为“宿城活资料”。
他制作《连云港抗日烽火》等红色影像,给孩子播撒红色种子,用镜头记录乡村变迁,成为“行走的摄影师”。为村民主持婚礼、写悼文,在陶公祠等场所义务宣讲文化史。他利用自家房屋,开办“桃源书屋”,自费购买6000余册图书,为核电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,被媒体赞为“小山村里的爱心课堂”。耗时十年编纂《宿城街道志》,助建廉政家风馆。获教育部关工委“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”等称号,被赞为“山村文化播种者”。
(二)朱连国同志
性 别:男
民 族:汉族
出生年月:1952.07
文化程度:中专
参加工作时间:1970.11
入党时间:1978.01
批准离(退)休时间:2012.07
原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级:连云港市灌南县公安局经案大队大队长、三级警长
主要先进事迹:
2009年朱连国从刑侦岗位退居二线后,成立“老朱调解工作室”,十六年来扎根基层矛盾调解一线。他独创“剥洋葱调解工作法”,以法律剥开问题的外壳,再用公正厘清事实的脉络,继而用共情软化情绪的内核,最终以利益权衡找到破局的支点,让矛盾纠纷被层层拆解直至化解。他总结“四种账”“四种情”“四种人”“四种话”等实用经验,累计化解纠纷7961起,成功率达98%,群众满意率100%。
作为“贴心老师傅”,他建立“1+2+3”传帮带机制,通过案例教学、实战带教,培养16名新民警,10人成长为骨干,真正实现了“银发领航,青蓝接力”的传承目标。他化身“暖心朱爷爷”,进校园开展普法教育,用生活案例播撒法治种子。辖区群众亲切称他“朱八爹”,视其为最贴心的“自家人”,遇事总爱找他唠嗑评理。
退休后,他荣获全市“优秀人民调解员”“关心下一代工作优秀个人”等多项荣誉,其先进事迹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。警装虽褪,初心不改,他用坚守书写着“永不褪色的忠诚答卷”。
(三)朱德修同志
性 别:男
民 族:汉族
出生年月:1948.02
文化程度:大专
参加工作时间:1964.09
入党时间:1974.01
批准离(退)休时间:2008.02
原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级:连云港市海州区绿化养护管理二处九级管理岗
主要先进事迹:
朱德修退休后担任海州区双龙社区城根路党支部书记,为海州古城治理奉献力量。作为“城根恳谈人”,在塘巷城市更新项目中,他开展3轮敲门行动,收集居民诉求60余条,牵头召开80余场专题恳谈会,参与165处电力改造和建筑外立面整治协商,推动更新管网690米,整治“空中蜘蛛网”70处,调解20余起纠纷,助力片区蝶变。
他推广“巷理事”工作法,设立“民情站”,响应居民“微需求”300余次,推动修缮巷道、楼道灯等;发动居民打造塘巷花园街巷,应对汛期、寒潮等险情,带动一批离退休党员参与治理;他还组织红色教育活动,参与策划157场文化活动,组建“双龙威风锣鼓队”,开设“幸福里课堂”;成立“邻里帮帮团”,结对帮扶17名困难群体,以实实在在的行动,展现了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初心与担当,让海州古城在共建共治共享中焕发生机。
(四)胡丹同志
性 别:男
民 族:汉族
出生年月:1959.01
文化程度:大学本科
参加工作时间:1977.05
入党时间:2000.12
批准离(退)休时间:2019.01
原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级: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
主要先进事迹:
2019年退休后,胡丹活跃于诉前调解、法治宣讲一线,诠释“退休不褪色、离岗不离责”的担当。
作为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老干部调解室的特聘调解专家,他凭借数十年审判工作锤炼的专业功底和敏锐洞察力,总能迅速厘清争议焦点,在法、理、情之间精准找到化解矛盾的平衡点,调解案件2000余件,成功化解近800件,曾攻克276户业主物业纠纷系列案。他心系法院人才梯队建设,主动与青年法官交流探讨,传授调解策略、沟通技巧和群众工作方法,助力人才成长。
他多次深入社区、学校、医院、农场等地开展法治宣讲,心中始终装着弱势群体,常为身边的孤寡老人、残疾人送去关怀与温暖。积极参加“银发生辉·银龄行动”志愿服务活动,多次指导残疾群众有效解决合理诉求,用实际行动传递法治的温暖和人间的真情,弘扬了社会正能量。
(五)董自伦同志
性 别:男
民 族:汉族
出生年月:1952.07
文化程度:大专
参加工作时间:1973.01
入党时间:1988.06
批准离(退)休时间:2012.07
原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级:连云港市民政局工会主席(正科)
主要先进事迹:
董自伦退休后,初心不改,充分发挥艺术特长,积极投身“银发生辉·银龄行动”,诠释了一名老党员、老干部的责任与担当:不甘清闲,激情讴歌新时代;心系老区,倾注满腔桑梓情;名师带徒,薪火培育下一代。十余年间,累计投入志愿服务经费50余万元,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600余件、获奖300余件,荣获全省“最美老干部志愿者”等称号。
他紧跟时代,创作快板《小马扎拉呱》等作品传递党的声音,抱病创作《魂牵开山岛》缅怀楷模,还深耕双拥宣传。自筹经费组建“银发生辉”文艺服务队,购置演出服装、道具、车辆,深入革命老区慰问演出400余场,为乡村创作40多个节目及多首村歌。作为市首批“文艺名师”,他义务带徒,倾心培育文艺新人,指导作品多次获奖。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,在银龄岁月里持续发光发热,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。
二、公示期限及反映方式
公示时间:2025年9月17日至2025年9月23日(共5个工作日)。
如对公示对象有异议,请在公示期内通过电话、信函、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连云港市委老干部局反映。反映情况须实事求是,并告知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,以便核实。
联 系 人:刘 玉
联系电话:0518-85419605,18261328697(550659)
电子邮箱:857469749@qq.com
通讯地址:连云港市海州区绿园路52号连云港市委老干部局922室教育活动与作用发挥指导处
我们将对反映情况严格保密,并认真进行调查核实。
特此公示。
中共连云港市委老干部局
2025年9月1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