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9000万党员能否像早期共产党人那样坚守初心,宁死不屈?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。因此需要不断地提醒和教育,中央决定开展 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十分必要,目前第二批即将开始,作为党员应该积极参与。本人将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同主题教育结合起来,谈一下学习体会。
一、中国共产党召开一大的时代背景
一大召开之前有两个运动:新文化运动、五四运动。
大家知道,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,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,从此中华民族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和蹂躏,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八十年间(至1921年),也有无数有识之士提出了救国的想法、进行了抗争(太平天国起义、甲午战争、维新变法、辛亥革命、义和团运动、八国联军入侵等),但最终都没有把中国带出苦难,签订了几十个不平等条约(割让土地、赔款等)。这些运动没有成功的根本原因,就是不接地气、没有把广大人民群众调动起来。
同样是在1840年代,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《共产党宣言》,提出人类应该建立一个没有剥削、没有压迫、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,这种思想逐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。到了1915年起,中国很多进步青年(特别是留学回来的)也开始传播马克思的思想,《新青年》《觉悟社》《湘江评论》等,这就是新文化运动。到了1919年又发生了一件大事,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了分享胜利果实的会议——巴黎和会,把战败的德国在华利益(青岛)转让给日本,北洋政府虽然要求归还中国,但是抗争不过帝国主义,准备签字。这一消息传到国内,爱国青年学生就抗议、上街游行、宣讲救国主张,这就暴发了五四运动。
“新文化运动”和“五四运动”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很多进步人士认同。并在俄国 “十有革命”后得到了印证,列宁领导的工人阶级夺取了政权,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,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。这一现实,给中国的进步人士增强了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心,因此提出创建中国共产党。在南陈北李的精心策划下,共产国际的指导下,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了中共一大,最后一天到嘉兴南湖。
二、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能否坚守到底
参加中共一大的13名党员(代表全国58名党员),来自7个地方:上海、北京、湖南、湖北、广州、济南各2人、日本留学组1人、欧洲组没来。平均年龄28岁,南陈北李没到会,会议主持人是张国焘。这13个人最后的结局是:3个人叛党投敌(陈公博、周佛海、张国焘);4个人脱党(李达、李汉俊、刘仁静、包惠僧);1人早年病逝(王尽美);3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(何叔衡、邓恩铭、陈潭秋);坚持到最后胜利的只有2人(毛泽东、董必武)。
参观龙华烈士陵园,可以看出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初心是经得起考验的。但是现在和平年代共产党员的初心还能坚守吗?如果出现动荡的时候,全国9000万党员恐怕是各种情况都出来了,叛党叛国的肯定有,洗手不干的也会有,为了个人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的也会有。入党宣誓时的初心守不住了,永不叛党的承诺也不算数了。
针对上述分析的情况,中央提出在全党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,就是要提醒每个共产党员,坚守初心,经得起磨炼,主动担当作为,为党工作,为人民服务。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,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。